班级管理四字经——和、言、悦、色

315

               班级管理四字经——和、言、悦、色
                                   无锡市张泾中学     万志建 
   “教育的伟大使命是让人们从无知走向睿知,从幼稚走向成熟。”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而肩负这种神圣职业的就是教师,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因此崇高!班主任更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那么,如何做学生爱戴的班主任,又如来管理班级呢?下面结合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围绕和、言、悦、色四个字展开,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和:即和谐。指教师在处理师生矛盾时,要注意方法和艺术,在不强迫的情况下把自已的要求同学生的需求进行和谐整合,从而改变学生的行为。而不是采用强硬或简单粗暴的方法去改变学生的行为。前几天,全国各地都在挖掘习近平同志他爸的光辉事迹,其中提到毛泽东同志对他的二次评价:年轻的为与炉火纯青,象我们在座的各位也都是在学生堆里沉浮了多年的教师,也应该从年轻有为向炉火纯青华丽转身,对待学生心态要好,千万不能变,因为变心或变态总是不和谐的。
   前不久,我在江苏城市频道《万家灯火》栏目中看到余惕君在作讲座《拆字说快乐》,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牧童在山上放,傍晚将至,牧童肚子饿了,想要回家吃晚饭,于是牵着老牛回家,但老牛还没吃饱,犟着不肯走。两者的需求发生了冲突,但牧童没有去硬拉,甚至打骂,他很聪明,既然它喜欢吃草,我就满足你,于是在地上拔了几把草放在老牛嘴边,老牛一有草吃便心动了,脚也不由自主地跟着牧童行动了。我觉得师生冲突的处理有时也可根据学生的意愿,创设和谐的情境,顺其道而导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劝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没有采用极端措施,他也很聪明,想出了一个办法:投其所好,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行为。
言:即说,生为知已者言、言为心声,既要让学生肯说,敢说,勤说,教师又要能说、会道。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我敢拿脑袋担保,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教师,不愿意与教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总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教师可以经常随机请一些学生来面谈,让学生说说班级里的事,自已的事,谈些观点,有些内容不能直接用语言表达或需要私下交流的也可以通过周记、日记、留言等形式让学生用笔谈,教师要让学生肯说、敢说自已必须勤说,说说自已对他们反映事物的理解看法,或解决方案,有的或鼓励、或调侃、或表扬批评,或名言警句,或生活感悟,总之要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对他们反映的内容的重视,而不要简单的写一个“阅”字,也一份小小的批语,是师生心灵的“超链接” ,能让师生相互沟通,也是教师处事能力和文词表达能力的展示。它犹如春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人在交流中接受教育。每当我把周记本批阅后发给学生时,总能看到学生很迫切的眼神,想知道老师写了什么,于捂着本子悄悄的打开,甜甜的笑便在脸上荡漾开来。前不久,我发现学生李某平时靠小聪明混日子也感觉有点“小康”,所以总是不求甚解,近期学习超级认真,成绩也直线上升,我一直很纳闷,是什么原因让他良心发现这么认真,事后我从学生沈某那儿了解到我前不久曾在周记上给了他这样一段评语:“曾经给我很多失望,也曾经给我很多希望,失去的固然可惜,未来的尤要珍惜,再过二个月就要中考了,你的家人,老师,同学都在焦急的期待着你的奋起,未来是美好的,成功是耀眼的,正等着你积攒努力与汗水去征服。为了自已的丰收,为了父母的微笑,为了明天的灿烂,做卓越的自已”。我也很为我不经意批语感动。更没有想到自己很随意的几句话,竟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响!还有一位女生性格外向,也因为男女同学不妥当交往受到学校批评,事后比较消极,在周记中流露出自暴自弃的念头,我在她周记中这样写道:“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的,过去的终将成为历史,希望昨天的磨难能早日酿成今天的经验,在今后的为人处事中散发出芬芳的清香。”那位学生看了很受启发,再加上我经常找她谈心,她也慢慢的从错误的阴影中走出。 
   悦:一指欣赏,期望,常言道: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我认为生为悦已者勤。其实,回想我们年少刚参加工作时,可以说是满腔热情的,如果有领导过来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说:小伙子,好好干,大有前途的。我们肯定会热血沸腾的,甚至感觉有了双隐形的翅膀,带我们飞向希望。更何况学生,他们涉世不深,是挺容易感动、激动、冲动的,行动得“白天不懂夜的黑”。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学生的心灵就像一扇窗户,我们的职责是唤醒他们沉睡的良知和潜在的能力,为他们的天空浓妆一簇灿烂,为他们的明天艳抹一缕缤纷。
我曾经带过一位学生,用其他老师的话而言就是弱智。开学第一天,我去上课,他趴在桌子上,东张西望。我当时就提醒他认真听讲,而其他的学生看到我的对他居然在学习上也作要求,不禁大笑起来说老师你别管他,他是弱智,我们小学里的老师从来不管他的。我再看那位学生,原本低着的头埋得更深了。我当时很心痛,老师们所谓的“弱智”,大多只不过在小学阶段由于学习习惯较差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或者相对思维或记忆能力由于缺乏锻炼而显得较为迟钝的学生。而这一些学生可以说是生活在学校这一大集体的最底层。很少甚至不可能感受到师生关爱。他们求学的心经历了小学六年的“低烧”,用赵本山的话来说是“拔凉拔凉的”,用我的话来说是连血都冷了。我们也不要指望他们一下次就能改变他们什么,但我们在初一一开始就要考虑能为他们做什么,怎样激活他们的自信自尊,看着这么大一个大小伙,人也长得不错,可就那么象一只受伤的小鸟,懦弱的倦缩在那儿。于是我就说了,说他弱智那是小学里的事情,但没有在我这里得到证明,我倒可以证明给大家看他不是弱智,周某某,你昨天领好书后是自已一个人回去的吗,家在什么地方?我一听地方是很远的,是自已一个人回去的。回答的很好,口齿清楚,这么远的路,走过一趟就认识了,我问其他学生,象他这么聪明的学生是弱智吗?我告诉大家,我看人的眼光是非常准的,他将来准能行的。我倒担心的是我们在座的学生有的会被他超过,到时候那顶帽子该怎么办呢?这一番话之后,同学们都默然无语,更多的是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压力,学生还有谁敢不努力?课后我找他单独聊天,询问原由,刚问他上课为什么不听,他却放声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小学里老师除了让他参加劳动,做好清卫工作以外,从来不管他的。我当时又惊又喜,惊的是小学里的老师为什么如此对他不公,他毕竟也是交了学费,是来接受教育的而不是为教室负责打杂的。喜的是这位学生本质较好,有向善之心,将来事情好办。于是我跟他约法三章:老师承诺每天管你学习,一个月之后我包你的成绩在班级内不是最差。但你要保证每天回去看书预习,书后的练习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但必须要做,作业不抄袭人家。他也同意了,从此我与他开始了愉快的合作之路。一个月下来,他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其实要让学生发展的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期望对于人的行为的巨大影响。
    二指愉悦。一位名人说过:穷人在哭的时候,常常也是带着笑的;我想说学生在受罚的时候,常常也能带着笑的。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读过魏巍的《我的老师》的人都知道:魏巍对自己的启蒙老师蔡芸芝有着深厚的感情,正如他在《我的老师》中赞道“(她)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在该文中作家还津津乐道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不难看出,魏巍之所以爱戴、依恋、怀念自己的蔡老师,与她对学生的慈爱、处理问题的艺术是密不可分的。试想现在,如果有顽皮的学生在课上捣乱,我们有些教师可能会一个箭步,以迅“鞭”不及“石板迎”之速,早就让他的神经有条件反射了。如果真的有石板那么“一迎”,大伙那么“一笑”,理智一些的老师可能会让那位学生到办公室候驾了。不理智的老师可能会恼羞成怒,情绪失控,穷追不舍。这样的课堂效果还会好吗?学生的心情会好吗?自已的心情会好吗?前不久,笔者听到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老师去上课,因为学生喊了一声某某老师来了,被他听见了,自我感觉一向德高望重,居然被学生直呼其名,非常恼火,便把他拖了出来,训了一通,意犹未尽,还踹了几脚。再让他在教室外站了一节课,第二天此事被学生家长知道了,闹到学校。这位教师也因此受到了处分。
    其实在处理学生矛盾时,打骂决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也不是树立自己威信的正确方法,教师在处理犯错误的学生时,有时不一定非要整个水落石出,雷声大,雨点小,点到心为止,温馨的惩罚,同样也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事情得到教育,智能得到发展。放下您手中高高举起的教鞭,别让它毁掉学生对您的热爱、信任与尊敬!
    色:指班级管理要色彩缤粉,生活需要七色阳光,同样班级管理也要色彩纷呈:
世界的美丽是因为有了多姿多彩的生命,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因为有多姿多彩的生活。虽然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班级生活,应该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平台,应该为学生多姿多彩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以三种基本色红、绿、蓝作为班级管理三步曲,让民主,科学,发展等成为创建特色班集体的主旋律,
红色:让班级管理拥有生存能力,指班集体建的初级阶段--组织和教育集体 ,代表着稳定与团结。
    开班伊始,班主任就要对班级每个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班集体的共同目标进行整合,建立“红色政权”。即形成安定,团结,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的班集体,完善班集体的组织机构(即建立班委会),正式组建班委会、少先队、共青团立,形成一批班集体建设的积极分子,成员间责任依从关系形成,进一步完善班集体的人际关系结构和组织结构。重视发展“对外”关系,即发展班集体同周围环境的关系。
   绿色:让班级管理充满生态活力,指班集体建设的中级阶段--指导集体自我教育 ,代表成长与繁荣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郁郁葱葱的。教师无需再象园丁那样殷勤浇灌细心呵护了,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有了一份“集体责任感”、“集体良心”,开始充满自主生命力,有自主发展能力了,已从幼苗长成了一颗颗大树,能撑起班级的天空了。教师只需作为观察者、沟通者、顾问,以自己的榜样、智慧和威信支持“大树们”的工作。集体形成了学科的、课外活动的、共青团、少先队、及各种集体自治机构。大家在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轮流担任组织者、参谋者和执行者。班级的自我教育为学生们展示个性的社会积极性、兴趣、才能和特长创造了条件,为集体的个性化发展铺设了前进的阶梯。
    蓝色:让班级管理彰显生态活力,指班集体建设的高级阶段--在集体中发展个性。代表和谐与个性
   大海的是蓝色的,更是宽广的,充满生态活力的,我们看到过美丽的海底世界,其中的海洋生物一个个精彩粉呈,百花齐放,充满魅力。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则应该象大海一样,成为学生信赖的家,发展的摇篮,为发展每个人的天赋、爱好、特长创造最好的条件,把开发人的素质潜能、实现每个人的独特的创造性才能提到第一位。班集体的生活象磁石一样吸收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能在共同活动地某个领域占有自身独特的位置,寻找到自己的独特的坐标,抬起头来走路,并在某一个方面能积极表现自己的天赋和才能,每个学生在班级活动中都能获得满意的地位,为集体奉献与众不同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班主任之友》2007年第5期P14页:《创建七彩班级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