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堂公开课:动静之美
无锡市张泾中学胡小勇
一、精心准备,从容面对
这次的学校公开评优课我一直在认真准备着,一开始,我就用心去搜集教学资源,精彩故事,精彩FLASH,精美图片等,从教学流程上来说,我细心地去搜集相关的教案,用心揣摩别人上课的思路、设计,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比如板块式的教学,以前公开课我也用过,一目了然。但这次我想仅仅流程上清晰对于今天的公开课而言还远远不够。于是,我想在内容的设计与展开上有所新异。公开课虽说有课件上精美的图片,动听的歌曲,美妙的FLASH点缀,但对于思想品德课而言,更注重思想性,人文性。所以,形式的装扮是必要的,能更好地为内容服务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从内容安排上我设计了:
1、导入新课——王菲〈但愿人长久〉
2、感受挫折——故事:她碰到什么烦恼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假设她在我们身边,你将对她说什么?
3、挫折大家谈——说说自己成长记忆中感受最深刻的一次挫折,并说说当时的情绪感受。
4、剖析挫折——呈现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产生挫折的原因。
5、面对挫折——(1)、故事启发:逆境中你该选择什么?(萝卜,鸡蛋,咖啡豆)
(2)、小品表演:〈面对50分〉三种态度。
6、感动中国人物与感动班级人物
《千手观音》FLASH版,让学生在天籁之音中感受无声世界中的一种和谐美妙。
感动班级人物评选:真实感受,本班班长当之无愧成为感动班级的优秀学生。
7、我来说名言
结合本堂课的学习,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思考感悟说一些有关挫折的小妙语。
8、以一首《奔跑》结束本节课。
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奔跑在人生的金光大道上。
二、随想随思,动静结合
1、学生的主体性并不仅仅是全部放手让学生活动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比较时尚,这些年提得比较响亮,由此带来的在教学上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让学生多活动,多体验,学生自主感悟、思考、升华。应该来说这些理念的提出较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新的改观和突破,但个人认为教学既要求新,但也不能喜新厌旧,甚至抛却旧的合理的内核。对于政治课而言,其中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里面指出活动课时间要不少于本科总学时的20%。所以,活动课教学,活动课的探讨设计显得犹为重要。但对于一堂课而言,有些内容适合用活动课的教学模式来上,有些不是仅仅能用活动的教学模式代替的。尤其是整个一堂课,有那么一两次学生自主活动的高潮已属难得,并不一味追求表面上的喧哗、热闹。学生真正从活动中感悟有多少呢?故而,对于平常的思想品德课既要讲究情境(如讨论、竞赛、小品等)活动的创设,又要讲究活动中间穿插有效的静态内容,如同喧闹的溪声渐渐步入细柔、平静之中,有时候会收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另外,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有其合理的一面,比如启发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方式适合于一些复杂难以理解的知识,仅靠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可能还达不到要求。主体性、体验性教学并不是一味地放手让学生全部动起来,要讲究动静结合,让“头脑风暴”冷却中收获最真实的智慧和知识。比如本堂课中,学生在进行“面对50分”小品表演,学生评委评讲,学生感悟交流之后,相对一堂课来说,这一活动的时间占得比较多,这时不凡先冷却一下,但此时冷却并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通过一种情境的创设激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我安排了“FLASH版《千手观音》”,静静地听着音乐,轻轻地欣赏着舞姿,加上最文情的文字介绍,学生与老师都有所感染。也许此时并不要有太多的言语来说,就已经让学生的心灵有所触动。
2、教师的主导性并不等同于一言谈和唱主角
有人说:课堂是个大舞台,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只有导演有效引导、精辟讲解,演员投入表演,灵活地胜任角色,才会演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来。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不仅仅是导演的角色,导演有时候会不厌其反地去引导,去讲解,甚至去示范,教师也是如此,尤其是理科许多时候需要教师有效甚至会过多地去讲解。我并不否认教师一言堂一无是处,但面对富有鲜明个性色彩的可爱学生,作为教师在必要的引导讲解,示范后,更多地要放手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思考,让知识、道德、思想在体验中得到内化。看来教师要导而有方,导而有度,导而有时,才能更加胜任课堂教学中的“导演”角色。故而在思想品德课中,有些说教的东西单纯地由老师来讲解并不是高明,如果学生的思想认识能通过一节课老师的讲解就能改变的话,那么课堂就不是课堂了,就是天方夜谭了。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积极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合作、探究、思考、动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空间中富有个性地学习。而这时,教师哪怕静静地在一旁默默地欣赏和关注也会对学生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作用。在本堂课中,从故事中感受挫折,让学生围绕着故事情境的创设,给他们充分的思考空间,加上同学之间有效地交流,他们回答的结果很好。还有,逆境中你该选择什么?故事说完了,我不让学生思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而是说了一句:聪明的你该选择什么呢?这也许就是课堂中“留白”的艺术,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小品表演中三种面对不同挫折态度的活动体验与思考中,整个活动,我更多的是默默微笑着欣赏。结束后,让学生当评委,自己最后来个简单的点评即可。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讲究动静结合,当讲则讲,声情并茂,情感渲染,不当讲则少讲或不讲,默默关注,有效引导,学会用自己的眼神来肯定学生或提醒学生。
对于时下所谓的公开课即表演课,作秀课,我深有体会。许多更多地体现出课堂形式各样,热闹非凡的态势,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冷静的思考和有效的升华。自然界的溪水,既有流动喧闹之美,又不少平静柔情之美。最重要的还在于溪水本身的清澈与明朗。如果我们的教学也能达到自然界溪水的动静结合的美妙,那对于课堂来说,也将会是一潭值得人用心欣赏、品味的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