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课堂导入,为思品课添彩
无锡市张泾中学 胡小勇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的是成功的一半”。对人对事来说,凡事开好头,往往能先声夺人,增加精气神,有助于抵达成功。课堂教学要充满生命力与魅力也应开好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入”。好的课堂导入犹如优美乐曲中的前奏,精彩大片中的序幕,能强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为上好一节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反观十多年的思品课堂教学实践,除了公开课、优质课评比,平时的教学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做得不够理想。有的直奔主题,有的照本宣科,有的天马行空,有的是根本没有导入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教学显得机械呆板,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更没有方向感,课堂气氛显得沉闷无趣,不利于整个教学过程的灵动展开。如果平时的课堂有导入的话,常用的是温故知新式的复习导入,并请学生回答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或者由教师自我回顾旧知的方式导入,以此来开启新课。这是一种很常规的导入法,较前面轻视、没有导入的做法来说,有所进步。但复习导入法用多了,学生心理也容易审美疲劳,易引起内在的对立,不利于新课内容的学习与开展。
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思考并探索了多种课堂导入方法,有的开门进山,直抒胸臆,有的游戏互动,生动有趣,有的创设情境,引发思考,有的借势而为,即兴导入,有的新闻评论,联系实际,有的激情演讲,慷慨激昂,有的趣味故事,娓娓而谈,方法众多,不一而足。基于青少年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认知能力偏重于形象有趣的心理特点,笔者探求了以下导入方法,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顺利地进行新课的学习。
一、 故事导入,经典有味
青少年从儿童时代就喜欢听故事,喜闻乐见的故事容易入耳入心,尤其是一些发人深省、经典有味的故事更受学生喜爱。当然,故事导入所选的故事,要有代表性、教育性、启发性、趣味性,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富有真善美的德育品质感化意义。比如,笔者在执教《遵守规则》时,用了张万祥老师编著的《新课标德育资料库》中的一则故
事“无情的哈佛”。大意是:在历史上,哈佛大学图书馆发生过一次火灾,许多珍贵的图书烧光了。其中,一个大学生借的书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归还,逃过此劫。按理他为学校保存了仅有的几本书,可是校长不仅不肯定表扬他,反而无情地把他开除了。此时,可以请学生谈谈校长的做法对吗?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大学生不归还书的行为对吗?为什么?有的说,为学校保留了书,做出了贡献,不能开除;有的说有借有还,这是人人都要遵守的规矩。在此基础上,我加以点拨,我说:这是在国外,他们很重视规则意识,认同公民对规则的遵守,所借图书规定时间内归还,这个规则不能改变,不会因外界的条件变化而变化,每个大学生都应该遵守。由此导入,遵守规则对人的自我要求,及社会秩序来说是多么地重要,顺理成章进入课堂教学。要注意的是:故事的选择要贴切教学内容,不能为讲而讲,宣兵夺主,故事的长短也要适中,是为新课起到了有效的辅助与促进作用。
二、 游戏导入,体验传神
“玩”是青少年的天性。游戏,无论对于成人,未成年人,都有吸引力。教师在可以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体验性、趣味性、轻松性的游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游戏方式,开展各种趣味的游戏进行导入,这样,不仅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的游戏导入,不是传统狭窄意义上的做游戏,而是新颖多样的方式进行。如,学生或老师唱一首好歌,好的歌曲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词,一段精美的语言,能愉悦身心,活跃气氛。或是富有情感地朗读,或太极拳,或变小魔术,或说唱,或跳简单舞蹈等。比如,笔者有次外出开课,执教《情绪万花筒》,上课时间安排在下午,学生精神显得相对要困乏些。在导入环节,我简单自我介绍,并鼓励他们与我相互合作,共同进行一段精彩的课堂之旅。随后,我放了一段视频歌曲《拍手歌》,音乐响起,我请全体学生站起来,活动活动精骨,抖擞抖擞精神。“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快乐,你就跺跺脚……”动作较简单,节奏也很明快,学生更容易全体加入进来。两三分钟边唱边跳的游戏环节结束后,我问同学们,你们此时心情怎么样?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纷纷说,开心,轻松。是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希望开心的情绪多一点,烦恼的情绪少一点,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开心教室”,一起来学习“情绪万花筒”。游戏导入,需要教师放下架子,富有平等亲和力,更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修炼自己的非专业素养,培养工作之余高雅的生活情趣。当然,教师并非全能,只要有所涉猎,都可用在平时的课堂导入。
三、 时事导入,巧妙转移
思想品德课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思品课只有将广大的社会、学校、家庭、网络生活等素材引入课堂,才能让思品课充满鲜活的生命力与灵动力。特别是近期发生的国际国内外的社会热点,本地新闻、校园生活等,贴切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产生亲切感,对课堂充满了期待。比如:笔者在执教《遵守秩序》这一课时,我就列举了“高铁霸座女”的视频新闻,乘坐高铁,实名制售票,一票一座,固定座位,一目了然。女子仅凭个人意志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乘警劝说中,仍然霸占靠窗户的别人的座位,显得蛮不讲理,态度恶劣,扰乱了高铁交通工具上的秩序。后来该女子被列入高铁黑名单,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罚款200元。有网友评论:违法成本过低,应该赋予乘警临时更大的执法权,加大处罚力度。从而导入新课,社会生活需要秩序,需要井然有序的环境。这样,既能学习课本知识,又能联结社会新闻,而且体现了社会公德心与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时事导入,所选新闻热点素材,要有较强的争鸣性,易引发思维上的认知冲突,只有如此,才能更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开启新课奠定基础。
四、 即兴导入,鲜活机智
“即兴导入”,顾名思义,就是事先没有充分预设的前提下,根据授课时天气环境、场景、教室氛围、学校临时发生的突然事件,以及教师自身头脑中的亮点结合起来。这是思品课教师多年累积的教育智慧,多年教学经验、教训的沉淀,更是多年学习、思考、实践、反思的结晶。这是一种生成的教育机智,对教师的自我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挑战。“即兴导入”的运用是在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即兴导入的运用,不刻意,不充分预设,而是基于教师自我观察、自我思考、借势造势、临机一动而定。笔者有次执教《青春期的烦恼》时,准备给学生播放一则FLASH歌曲《小小少年》。此时,却因播放器不支持不能放。此时导入新课就要随机应变了。幸好我及时想到,以前存在电脑里有另一个播放器的软件,于是我立即点开安装好,用不了几十秒,竟然可以播放了。我对同学们说:事先准备好的歌曲不能放,这是我碰到的烦恼。遇到烦恼时,切不可逃避,要正视它,学会冷静地寻找对策与方法,烦恼就轻松解决了。同学们,在青春期的成长过程中,也会碰到很多矛盾与烦恼,那你们怎么来解决呢?让我们青春过得更加顺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春的烦恼》一课。要注意的是即兴导入,都是心随物转,顺势而定,考量的是教师自我的临场应变能力,需要教师灵活的思维,充分的自信,艺术化的处理,丰富的机智,实践的反思。
总之,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设计巧妙的导入,将会为新课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积极性,增强思品课教学的实效性。“导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教师始终做个有心人,设计好丰富灵动的导入,才会增强思品课的趣味性、灵活性,激活思品课的活力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