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与成长

86

无锡市张泾中学  胡小勇 

  成功是达成所设定的预期目标,成长则是指长大,长成成人,泛指动物或事物走向成熟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又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从两者的定义可以看出,成功侧重于结果,成长关注于过程。成功是相对静止的成就,成长则是充满动态的过程。成长追求量的变化与积累,当成长到一定程度,成功也就顺理成章地显示出来。从区别的标准上来看,成功相比较成长来说,标准较单一,而成长则是多元化的。我们追求成功,但更应该关注成长。
  1、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
  假如你问学生,问老师,问家长,他会在乎分数吗?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在乎。在中国这样一个考试制度色彩浓厚的国情下,我们无法回避谈论分数。分数,有时我们会痛恨它;因为单一的评价模式掩盖了很多内在的天性;分数,有时我们又会喜爱它。因为好的分数能够让我们不断享受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乃至最后理想的升学。
  古代《神童诗》(也称幼学诗)“四喜篇”中有云:“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被众生称为人生四大喜事。发奋读书,摘得头榜,意味着达官富贵,幸福享乐。从古至今,考试似乎成为了一条永恒不变的成功通道。但在如今改革开放的年代,多元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人们对待考试,对待分数多了一些理性的思考与认识。对幸福生活的解读有了自身独立的认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谈论分数,老师希望学生考高分,父母期待孩子得高分,老师、父母、孩子都被绑在分数的战车上,为其苦,为其累,为伊消得人憔悴。静心想想,我们既不拒绝谈论分数,但也不必谈分色变,惟恐其是万恶之道。分数是现实的一个衡量标准,我们要承认、面对它,但我们又不能唯分数至上,一切朝“分数”看。就好比金钱财富一般,它是我们追求幸福物质生活的前提。但我们又不能一切向钱看。真正的精神幸福,真正的自由成长也是不可或缺的。
  只见分数,不见其他,就如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分数当中我们应该获得更有益的启示,发现自身的缺点,主观方面的不足,让自己前行更有方向感,更有自信感,更有动力感。而仅仅以一次分数论失败,论英雄,其看法实在有所公允,如井底之蛙,看不到头上广阔幸福的天空。在我看来,分数是需要的,但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健全的身体,健康的心理,没有这两者的保障,谈论分数或是其它无异于天方夜潭。若是以损害与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而换回分数,我表示十二分的鄙夷。
因而,不论老师与家长,我们都应该在正视分数的基础上,帮助孩子找到存在的不足,多肯定,多鼓励,多督促。如果仅仅指责、施压、打骂将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惧怕分数。我们要努力让每一次测试成为孩子人生历程中的有益体验乃至人性品质的优化契机,感悟到有一种潜在的东西叫默默地成长。
   2、比成功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成长
  你可以说企业家发财致富是一种成功,你可以说有权有势、声明显赫是一种成功,你可以说考上名牌大学是一种成功,你可以说考上理想的大学,走进梦想中的象牙塔也是一种成功。但这些成功都是一时的,外在的,浮光掠影的,都禁不起时间的考验。唯有内在的心灵成长从出生到死亡都不曾停止。我们不能仅从结果的好坏来衡量一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就拿我们的教育来说,分数高、成绩好只能代表应试水平出类拔萃,并不能代表其他优秀,更不能决定未来的发展趋势。搞清楚这点,我们才知道成绩差的学生身上也有我们不易察觉的成长。比如说品德好,人缘好,适应能力、变通能力强,而这些都是在未来社会中立足的资本。
《西游记》最终的结局是唐僧师徒取得了真经,获得了成功。但若不看经历的八十一难,仅看这样的成功结果,就失去了其特殊的教育意义。正是因为师徒四人在降妖除魔,不断磨炼的团结协作下才变得逐步地完善成熟,富有凝聚力与战斗力。这样一个团队曲折发展的过程就是成长,没有在磨难中的历练就不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从这里可以看出,成功往往是显性的,而成长多为是隐性的。那么,作为学生就应该在追求成绩优异这种成功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内在的自我成长。如个性、心理、兴趣、才能、气质等。而这些在当下的学习过程中并不一定能给你带来巨大的成功,但从长远的成长来说,或许会成为你日后激发潜能,职业发展的神秘密码。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在初中上学时就喜欢写作,所写稿子被老师相中,推荐发表。15岁时就与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献给投考初中者》,畅销内地。很难想象日后的金庸创作出了十五部脍炙人口、广受欢迎的经典武侠小说,我想,正是因为对写作这种兴趣的热情与坚持,才有了最终的成功。
  心灵的成长不能以成功与否来衡量,经历挫折、失败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现在的孩子多以独生子女为主,集众人宠爱于一身,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应对挫折的能力,更缺少独立生活的变通能力。而这些在学校教育仅靠读窗内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主动寻找锻炼的机会,接受困难环境的磨炼与考验。中国有句古话说“蚌病成珠”, 说的是痛苦使人升华、超越,任何不幸、失败与损失,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有利的因素。珍珠的来源最初不过是蚌本身的痛苦,正是因为有了痛苦之后,才有了价值连城的珍珠。青少年学生要成为独特明亮的珍珠,必然要经历失败、逆境的考验。这比一时的成功更有意义与价值。只有如此,心灵才会成长得圆润、成熟、强大。
成功没有定式,成长则是必须。亲爱的同学们,愿你们抓住每一次成长的机会,主动体验、锻炼、感悟,这样即便我们不一能成功,也会不断地向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迈进。                                   (已发表于家教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