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露一手

372

 无锡市张泾中学  胡小勇
 

 班级管理,每天都重复着不可或缺的常规工作,每天都是对学生的督促与要求,时间一长,学生也会渐渐失去新鲜感。作为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有时不妨借机露一手,亮出自己的绝活。这不但会让学生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还会使学生更加亲近班主任,让教育的功效深入人心,看似有痕亦无痕。
  照例中午是静堂学习,今天我们班数学老师身体不适,由我陪同孩子们做数学作业。一段时间的观察,同学们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规范与习惯方面还有待改善。比如,做数学题必须要准备好草稿纸。听一些家长反应,这是小学留下的习惯,小学数学老师没有引导孩子们使用草稿纸的习惯。而到了中学,随着作业的增多,难度的加大,计算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绩。为此,我就特别嘱托他们做数学题时就准备好草稿纸。每天中午督促,希望能养成这一良好的习惯。
  随后,我走下讲台,看看学生们的答题情况。他们都在草稿上认真地演算着,我站在一旁,弯下身子看看一些学生做的情况怎么样。问题不容乐观,有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到了他们的手里都错了。我便指出来,让他们先试着再重做一遍。有的学生能够一步步在草稿纸上认真演算,找到了正确答案。有的则是基本的推算步骤写不出。我就耐心地指导,同时也希望他们要理解做题的思路,尤其是一步一步的推理演算要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做出最后的正确答案。
  一番指导结束后,不免为学生们的计算能力而担忧。但又不能仅仅生气指责了事,这是情绪化的教育,不仅无益于感化学生,也有害自己的身心。于是,我便跟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的这些计算题,大多数老师一眼看看,稍微想一会儿,就知道最后的答案。”他们都很惊奇。接着,我说:“你们知道吗?老师以前做学生的时候,因为喜欢数学,我经常主动找来大量的题目来做,光用去的草稿纸都‘堆如小山’了。你们现在看到我的心算能力很强,就是那时练习得来的。学好数学,就要不断练习,熟能生巧。”
  说到口算,我跟同学们说:“你们学过平方了吧?”他们都齐声应答着,我说:“20以内的平方都要熟记于心。你们行吗?比如,11的平方是多少?”有个别反应快的同学知道,很多还是比较慢。我脱口而出说道:“121,接下去,12的平方呢?144,13的平方呢,169……”学生们此时很惊讶,也投以赞赏的目光。顺势我说:“老师还有心算的技巧呢,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同学们都乐了,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纷纷翘首以待,于是我便露了一手。那就是特殊两位数的乘法,我可以迅速地报出结果。前提是这两个两位数个位数相加得10,十位数相同。先是“王婆卖瓜,自卖自瓜”,我随便举了个,比如12乘18,那就是216。学生赶忙拿计算器算,一些学生都发出:真是这样!接着他们出题我来答,我都快速答出正确的结果。他们都渴望知道技巧,于是我便把绝活传授他们。知道其中的规律与技巧后,他们都惊叹到:原来如此!
  此时,学生更加佩服我了,甚至有一学生说:“老师,你去申请专利好了”。我说:“这是老师学来的,这个技巧一般人我不轻易透露的。你们是我的学生,我才告诉你们。希望你们保密。”其实,也是说着玩玩,保不保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