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经,推进泾中“三品”课堂建设
434
9月26日下午,张泾中学有幸邀请到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副校长、无锡市名师陈平老师,为全体老师作了推进“三品”课堂建设的讲座。
讲座中,陈平老师围绕“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这个设问,引导听讲教师对“三品课堂”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的思辨和探索。
江南很多学校都到苏北去学习过,为什么不能取得和洋思、杜郎口同样的效果?这是一个令很多教师困惑的问题。对此,陈平老师认为:教育能学习,但不能复制,这就是教育的复杂性。同样,“三品”课堂可以学,但也不能复制,决定课堂的走向有几个因素: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坏境,每一个因素是变量,只要有一个因素不一样,教育就会完全不一样。因此陈平老师认为:理想的课堂应该积极关注教师、学生、环境、教育资源等因素的不同。对此,陈老师分别用生动地案例说明了:教师的个性不同,决定了课堂风格的不同,不能厚此薄彼;课堂教育资源应该多关注生活;教学应该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应该关注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等等。陈老师对教育的高屋建瓴的思考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座的教师获益匪浅。
最后,陈老师简明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理想课堂的理解:教育是为了理想而教育,当人类失去理想,教育也就不再发生。理想的课堂的灵魂是“活”。动起来(做与练);讲起来(多边对话);想起来(积极思考);静下来(悄无声息,但聚精会神)。听:神情投入,倾心专注;讲:自信踊跃,言之有理;思:积极思维,思维飞扬;静:悄无声息,静能生慧;做:问题探幽,体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