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政治课教学“四步”曲
无锡市张泾中学 胡小勇
新课改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尤其在公开课教学中,一些情境教学,讨论探究式的教学等屡试不爽,课堂因此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师生互动的情景成为处处可捕捉的风景线。而据笔者观察,平时的政治课教学状况却并不容乐观,学生更多的还是停留在机械、被动式的接受层面,教师更多的还是一味地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苦,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普遍低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已成为摆在广大政治教师前刻不容缓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体验,就如何政治课教学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与体会,若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自然再好不过。
一、 巧设导语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导入若能化淡为奇为趣,自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导语的设计有很多方法,可以用开门进山式,就教学内容直抒胸意,引起学生的注意;可以用歌曲渲染,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开始新课,让学生感到愉悦;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景中得到启发;可以故事激趣,如历史典故,文学故事、名人轶事等只要生动有趣,启迪思维都可采用;可以列举实例,尤其是一些新闻时事,若是身边发生的事情效果会更好。导语形式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课前的精妙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行学习。比如:在上“肯定自己、欣赏自己”时,我精心设计了这一情景:“一张崭新的20元钞票,想要的请举手。一张被揉皱了的20元钞票,想要的请举手。一张沾有污迹的20元钞票,想要的请举手。一张被踩过的20元的钞票,想要的请举手。”学生顿时纷纷高兴地举手,我微微一笑道:钱真是好东西,不大家都喜欢,老师也喜欢。这下学生乐了,我紧接着问道:不管新旧还是被踩过或占有污迹,20元本身的价值会变吗?学生齐答:当然不会。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我启发道:对于人来说,不管美丽还是相貌平平,富裕或贫穷,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身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学会肯定自己,欣赏自己。学生的思维因此而调动,课堂教学因此而有了好的开端。
二、 情感渲染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政治课教学内容中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只要用心细心就能充分挖掘出来。对于教师而言,要有敏感的心灵, 丰富的情感,饱满的精神,把真挚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以此来感染学生。比如:在上“人生难免有挫折”这一课时,我让学生静静地欣赏《千手观音》,美丽的画面,温情的文字,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情感的洗礼。欣赏结束时,我很激动地说道:“在2005年的除夕晚会上,这群可爱的聋哑天使用自己的智慧双手从无声的世界中演绎出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给全国人民送来了最丰盛的精神大餐,他们是可爱的,他们是坚强的,他们的表演是那样地和谐,那样地美妙,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感动中国人物。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感动我们的一些人和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用心去寻找感动班级的人物。参选标准:或许是他的学习精神感染了你,或许是他乐于助人的品质打动了你,或许是他奉献集体的热情感动了你……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选出自己心目中感动班级的同学。”这种真挚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我们的女班长被大家评选为感动班级人物,她激动地流下了开心的泪水。其情其景,让师生的情感更加和谐、意味深长。
三、 活用事例
理论、观点永远是灰色的,学生很容易感到索然无味。如果没有一些新鲜的事例融入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将会一直处于疲软状态。长此以往,政治课堂教学将会越来越成为教师与学生的负担。为此,教师要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富有哲理的生动有趣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比如:在上“自信者的风采”时,我让学生感受周总理的自信风采。如果仅仅说他志存高远,为我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容易因老生常谈而感到无味。我巧妙地让学生感受周总理外交过程中所表现的自信和机智。比如,有一次,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还有次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学生既学得轻松有趣,又能从中感受到周总理自信的风采是源于他的巧妙机智和较强的应变能力。看来,政治课教师“课外功夫”到家了,才能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才能使课堂充满无穷的活力。
四、借助网络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更需要教师学会利用多种媒体捕捉有效的信息。其中网络就是最常见最实用的一种。网络的一个最大优势就在于资源的共享性,其资源丰富,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网络寻找相关的资源素材。比如:新闻时事,尤其是一些近期值得关注的新闻焦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渗透和消化。笔者在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讲到“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消费的权利”,我把在网络上看到的“取消霸王条款”的新闻讲给学生听。我说:“当我们到饭店用餐时,你是否注意到“谢绝自带酒水”的字样?”说起此,学生纷纷议论纷纷,看来大家都知道有这回事。接着:我说,同学们,现在苏州市很多饭店已经取消了这一霸王条款,以后顾客到饭店用餐可以自带酒水。这对顾客来说是件好事,那霸王条款是否侵害了消费者的权利?同学们都答道:侵害了消费者的权利。我又问:“侵害了消费者的哪项权利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是自主选择权。如果单纯讲解什么是自主选择权反而学生不容易理解,更无兴趣可言。而这里很好地用了网络新闻辅助教学,确实让学生容易接受,有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和深化。其实,除了利用网络上的新闻时事,其它诸如歌曲、视频、电影、图片、美文等都可以用作课堂教学的资源素材。当然,要适合教学内容,要起到辅助性作用,绝不能为了所谓的新花样而失去教学的方向。只有如此,课堂教学的内容才会更加丰富,学生才会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
总之,优化政治课的教学对于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巧设导入还是过程的细心设计,不管是情感的渲染还是资源的精心运用,都可以为政治课带来无穷的活力。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适合政治课堂教学,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都可以尝试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