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足球训练提升学业自信心的路径
无锡市张泾中学 王明明
摘要:
通过足球训练可以提升“足球自信心”并对“学业自信心”有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立足实践,从训练方式入手,从降低练习难度到多种练习手段的结合提高“足球自信心”进而影响“学业自信心”,凸显校园足球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足球自信心 学业自信心 校园足球
自信心,英文名为self-confidence。国外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信心是人们的一种期望,是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对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的期盼指数,它包含着对其行为结果及自我能力的推测和判断。[1]国内著名心理学家黄庭希认为自信心是过去获得的很多成功经验的结晶。焦宇峰认为自信心意味着你将坚持不懈地完成你的目标。“足球自信心”:指队员的一种积极态度以及对自己踢球的能力的信念。“学业自信心”,顾名思义,即指个体对自身学业上的信心,个体对学业有较高的期望,坚信自己可以成功。在2011年度“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中的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习自信心、内部学习动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师生关系、教师教学方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2]因此,学业自信心的提高是可以提高学业成绩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是失去了自信心就相当于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对于学习成绩偏差且自暴自弃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业自信心”是当务之急。
我国的校园足球计划正火热的进行,从政府到学校、教师、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国家提出的建设2万所足球特色学校计划也在逐渐落实与发展。校园足球的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在提高竞技能力、强健身体的同时,“足球育人”也渐渐地被重视。足球运动可以培养中学生的优良品质,比如:团结合作、坚持不懈、相互尊重等,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一、 校园足球运动员学业特征分析
我国现今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要经历无数的考试,学生无时不在准备考试中。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不高。足球运动更甚。在多种因素的共同的影响下,参与校园足球的学生变得很少,即使政府、学校的口号喊得再响,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不愿意参与足球运动。在担任本校足球队教练的时期,我大致了解了足球队队员的学业成绩情况。有成绩相对较好的,也要成绩相对落后的,总体上说,学业成绩在年级前50%的还是少数。在相对成绩较好的部分学生中,部分人在踢球与学习之间往往会做出二选一 的选择,不能够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踢球一定会影响学习。这部分人在练球的过程中会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另一部分人能够处理好踢球与学习的关系,不会因为踢球而影响学业成绩,时间分配合理,有计划。在学业成绩相对落后的这部分人之中,也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成绩很差,身体素质不错,但是每天无所事事,即使是踢球,他也只是当成出来玩的一种方式。对待学习,对待踢球都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另一部分人喜爱踢球并且很积极,但是学业成绩一团糟。这部分人学业基础较差,但是经过教育和引导,会表现出较强的学习欲望,并且会认真对待。但是在与这部分同学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们对提升学业水平的信心不够足。在经过长时间的学业较差时期后,他们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提高成绩而显得信心不足,会经常性的否定自己。
足球是一项对身体消耗极大的运动 ,需要运动员不停地思考与跑动,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运动员需要不断地调整心理状态。因此,运动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由“足球自信心”直接决定的。因为在足球比赛中,比赛能否取得胜利,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运动水平的发挥情况是由运动员的“足球自信心”直接决定的。[3]国内大量的学者研究表明“足球自信心”的好坏对比赛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得出一致的结论:“足球自信心”强的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心态,并能持续的发挥作用,在比赛中可以从容的应对各种困难,取得理想的成绩。
笔者在课后与队员交流观察的过程中发现,“足球自信心”的提升对“学业自信心”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部分成绩较差且自暴自弃的学生能够在课后主动请教教师问题,在课后作业以及考试中的表现改变很大,有较大的提升。
三、在足球训练中提升“学业自信心”的路径
在初中阶段,学生正从幼稚向成熟过渡,他们的身心会有巨大的变化,自信心有很大的可塑性。中学课外训练与专业足球队训练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用合适的方法,契合他们的身心特点。本人在课外训练的过程中尽力选用较低难度的技术练习方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去帮助、引导学生练习。尤其热身要以足球游戏为主,适当降低难度,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在球性教学中以低难度的脚底踩拉球、脚内侧拨球、脚背外侧运球等为主;在战术教学中以低难度的二过一配合为主;在射门练习中以正脚背射门为主,并适当加大球门面积,降低射门难度;在教学比赛中鼓励做动作,通过条件限制动作,通过调整攻守双方的人数、得分方式等提升学生的信心。总的说建立自信在练习过程中应多用“成功结束法”、“特点分析法”、“观察错误法”、“引导回想法”等。在训练中要提升“学业自信心”不仅要训练方法得当,还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训练后多与学生交流,经过反馈对训练方式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王润平,沙景荣.大学生运动成就心理控制点与自信心的关系研究[J].体育学刊,1996(3)
[2]苏军,焦苇.自信心越强学业成绩越好[N].文汇报,2012-7-2(5)
[3]冯爱民.大连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特征性运动自信心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