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上)
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上)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夏志芳(教授、博导)
一、教育科研论文的概念与特性
(一)什么是教育科研论文
教育科研论文,简称教育论文。一般的新闻报道不是论文,简单的工作总结与教学体会不是论文。
教育科研论文是探讨问题的一种手段;
教育科研论文是衡量学校的一扇窗口;
教育科研论文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结晶;
教育科研论文是评价教师的一把标尺;
教育科研论文是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二)教育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
它侧重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抽象、概括的叙述或论证,其内容是系统性的、专业化的。因而,这种文体必然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它不是教育现象的外部直观形态和过程的“描述”,而是对教育发展的内在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的“揭示”。它具有深思熟虑的学术见解,不是偶感式的杂谈或社会性议论。它与一般教学经验文章相比较,它是理论的。虽然它要取材于某一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但不是以叙述其细节为己任的,而是以“提炼”为目的,注重现象背后的理论意义。
2.科学性
论文的科学性体现在“符合实际”上:论点的提出必须以切实、准确、真实的科学依据为前提;论据要求要在周密的观察、调查、实验的基础上提出;论证应是系统的、完整的、首尾一贯的,是经过周密思考、严谨而富有逻辑的。
论文的科学性体现在“辨证思维”上:要求作者对传统的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对引进的教育理论、经验,都要采取“一分为二”的科学分析态度,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带个人偏见,不能主观臆断或凭空说教。
3.创造性
能在对教育领域的现象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没有涉及的新问题;
能对别人研究过的问题采取新的角度或方法,提出具有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的新观点或新结论;
能在综合前人研究结果(或经验)的基础上加工提炼,开掘新意;
能在别人争论的课题中或出现分歧的问题上进行比较分析,在弄清彼此的分歧争鸣点的基础上,做出与已有结论不同的结论;
能用新鲜的材料(事例、数据、史实、观察所得)来证明已证明过的问题,探索新意向;
能运用中外教育领域里的最新信息资料、情报,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经验理论、概念,增强教育论文的时代色彩或现代化意识。
4.探索性
探索就是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新的观点进行探讨、寻找、搜索、求取,找到改革的突破口。没有探索,也就没有科研成果。因此,探索性是贯穿教育论文始终的一条红线。即在撰写教育论文中,对教育科研中涉及比较复杂的现象和问题,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多层次的比较,并进行认真分析,反复研究,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或意见和办法。教育论文应体现出作者的探索个性,探索个性越鲜明,论文越有创造成果。
5.实用性
教育论文应面对现实,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学术上的研究探讨,并力求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回答,达到“有的放矢”地指导人们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教育科研论文的类型
(一)从教育论文的内容上分
1.创新性论文
2.商榷性论文
3.补说性论文
(二)从教育科研的方法上分
心得体会型 经验总结型 调查统计型 翻译评介型 实验研究型 理论研究型 侧重操作性 侧重理论性 教育科研论文的主要类型及层次示意图
1.经验型论文
经验型教育论文就是经验总结的理论升华,就是经过优化组合的理论总结。
撰写这类论文,要把自己在经过认真实践、探索、试验中得出的成绩、效果、体会、感受和认识,在总结经验、选择经验、分析经验、论证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收获最大的一点,体会认识最深的一点,做法最有成效的一点,抓住其本质,进行思考和发掘,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并在经过论证之后,使原有“经验”转化为具有总结性、独创性、理论性的论文。
如“要把学生引进客观生活中去”一文,其题材就来源于作者亲身实践的真知灼见。作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力以适应教育要面向未来的要求,小语教学应把学生引进客观生活中去。如何“引进”呢?作者提出了四个观点:一是“增强客观生活对育人力度的认识,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格局”;二是“灵活引导学生认识教材与客观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是“把握教材与客观生活的联系,组织教学活动”;四是“激发个